首页>>法治资讯>>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高考招生常见骗局 同学和家长看过来!

2016年高考已经进入到填报志愿阶段了,同学和家长有没收到过所谓的“低分高录”、“交钱保证录取”、“计划外指标”等宣传;甚至有些直接告诉您“我们这是内部指标,提前交学费您就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小编想说的是,这些宣传可是陷阱哈,您可千万别信,到时极有可能得不偿失的。

  

  骗局一:谎称有“内部指标”能操作“低分高录”

  伎俩:骗子们吹嘘与招生领导有“关系”,可弄到内部指标等,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

  他们还称,只要愿意出钱,即使没上高校投档线,甚至没上录取控制线,也能将其“操作”到相应学校读书。然而,当家长将余款如数交完后,他们给家长的是伪造的假通知书,或者卷款逃之夭夭。

  防范提醒:招生计划是提前公示的,招录也是严格有序的。因此既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也没有人能突破政策规定“操作”高校录取。

 

  骗局二:吹嘘花钱搞定自主招生和定向招生

   伎俩:一些骗子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有的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防范提醒: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不仅要达到高校的合格标准,还要参加高考,并达到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按招生章程公布的相关规则择优录取。

  

 

  骗局三:故意混淆招生类型

  伎俩:骗子们以自学考试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有的甚至伪造高校录取通知书,还找网络技术人员制作出配套的假官方网站。这些假网站看上去与真的网站一样,家长拿到假录取通知书或者假毕业证书,登录对方给的假官方网站链接进行验证,就会以为自己拿到的确实是真实的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书。

  防范提醒:考生和家长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首先要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可以到实地去参观,不要轻信他人提供的资料,要从多种途径了解学校的情况。

 

  骗局四:冒充军校招生人员诈骗

  伎俩:一些不法分子假冒军校领导、军队干部,吹嘘有“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更有甚者,编造虚设招生机构,伪造各种公文,诱骗考生和家长。近年来,一些考生家长心存侥幸,希望花钱托人找关系上军校,读国防生,结果造成钱财和入学机会双双落空。

  防范提醒:军校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一样,有严格的程序。军校招生没有计划外名额,军队和武警部队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展示公文这一环节。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进行查询验证,分辨真伪。

 

  骗局五:寄送伪造录取通知书

  伎俩:这一类诈骗方式从几年前就已经出现,诈骗人员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提供私人账号,让考生将学费、教材费等费用打入银行账户内,然后转走。

  防范提醒:按照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由招生学校根据省招办审核备案的录取名册发放,并加盖省招办录取专用章;考生拿到通知书后,可登录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或到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因为这类诈骗手段是针对已经录取的考生实施的,所以考生在收到缴费通知时可直接致电高校,询问缴学费的相关情况。

 

  骗局六:承诺能获取补录名额

  伎俩:与其他诈骗不同,“补录”骗局则往往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会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有招满,自己能够获取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

  防范提醒:高考补录是各招办对落榜考生进行的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并不针对具体个人,更不会以此索取钱财。考生和家长应当多查证、多咨询国家公布的正规报考咨询点或者网站。

 

  小编最后想说:不管现在高考成绩如何,都已是定局。现在要做到是好好填好志愿,把这场考试考好。高考录取的各阶段都是公开透明的,同学和家长可及时向各地教育部门了解相关信息或者及时找学校老师了解情况……

  (法制网 莫亚奇 据教育部网站、新华网整理)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