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2020年疫情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警示

时间:2025-01-05 19:52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谢岗律师获悉

2020年初

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

流行之后

全国迅速掀起复工复产浪潮。

复工复产始终如一

生产安全事故高发敏感期

当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员工复工,生产忙碌

各类风险交织叠加

安全生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触目惊心的事故瞬间

以下为历年生产安全事故瞬间:

有动画和文字

希望大家吸取教训,做好隐患排查工作。

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下方高能警告】

一名工人踏入机器后,突然被机器的翻译挤压了。旁边的工人注意到了,赶紧按下按钮停车,但已经来不及了。

机器启动后,瞬间就被扫到了另一边。幸好周围的同事及时发现了。

他在卸货时不慎被压伤,送往医院后因脏器破裂在医院死亡。

该男子打开处理中心安全门进行操作,瞬间被卷入死亡。被同事抬出去后,他浑身是血,头顶被扎了一个洞……

起重机的绳索从吊钩上脱落,吊起的物体将工人压死。

即使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机器有时也会发脾气。

脚手架突然倒塌,工人被拍到。

身手敏捷的工人,如果没有这一轻一跃,后果不堪设想……

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

2019年3月21日,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 。

经调查,该事故系因长期非法堆放危险废物导致自燃进而爆炸的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硝化废物长期违规存放,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引发爆炸。

江西丰城电厂“11·24”倒塌事故

2016年11月24日,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冷却塔施工平台倒塌事故发生特大事故,造成73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197.2万元。

经调查,确定该特大事故为生产安全事故,暴露了参与单位未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

事故直接原因:施工单位在7号冷却塔第50标段混凝土强度不足时,非法拆除50标段模板,导致第50标段混凝土失去模板支撑,无法施工。能承受上部载荷。最薄弱处开始倒塌,导致第50节及以上的混凝土和模板系统不断倒塌。坠落物撞击到与筒壁内侧相连的平桥上所附的拉链,导致平桥整体倒塌。

重庆永川区金山沟煤矿“10·31”瓦斯爆炸事故

2016年10月31日,重庆永川区金山沟煤炭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3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682.22万元。

经调查认定,本次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为生产安全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金山沟煤矿在越层、越界非法采矿区使用了国家明令禁止的“巷煤开采”技术。其无法形成全气压通风系统,违反规定使用局部通风机同时向多个作业地点供风。 、风量不足,造成气体聚集;非法“裸眼”爆破产生的火焰引爆了瓦斯,煤尘参与了爆炸。

内蒙古自治区白马煤矿“12·3”瓦斯爆炸事故

2016年12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宝马矿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2人死亡、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399万元。

经调查认定,这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为生产安全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宝马煤矿以跨界撤设备为名非法组织生产。 6040巷采矿工作面停电、停风,造成瓦斯堆积; 1小时后恢复供电和通风,累积的高浓度气体与其串联排入通风系统。 6040综放工作面,违规焊接支架焊接火花引起瓦斯燃烧。产生的火焰传导至6040工作面进气通道,引起瓦斯爆炸。

浙江宁波瑞奇公司发生“9·29”火灾事故

2019年9月29日,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梅林街道梅林南路195号的宁波瑞奇日用品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事故造成19人死亡、3人受伤(其中重伤2人、轻伤1人)。总起火面积约11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约2380.4万元。

经调查认定,该事故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瑞奇公司员工孙某松将加热后的异构烷烃混合物倒入塑料桶时,因静电放电导致易燃蒸气着火,蔓延酿成灾难。

双重预防机制

2016年10月9日,国务院安监办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指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监办办〔2016〕11号)。此后,构建“双防机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推进。

2018年1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其网站发布第91号令,公布了《冶金企业、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第六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防范制度,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也就是说,从2018年3月1日起,建立“双防机制”。 “预防机制”将成为冶金企业、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的“规定动作”和法律义务。

可以预见谢岗镇律师,在未来的安全生产立法实践中,“建立双防机制”极有可能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动作”推广到更多行业和领域。这一趋势意味着广大安全生产从业者必须尽快学习和了解“双防机制”,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所谓“双防机制”,是指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的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工作机制。通过构建并持续运行“双防机制”,能够“把安全风险管控放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放在事故前面”,对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

1、风险分级管控

1.风险识别。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合理划分识别单元,对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管理制度等客观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全过程识别。

2.风险分类。对于已识别的风险,综合考虑产生原因、诱发事故的原因、有害物质、伤害方式等,划分风险类别。

3.风险评估。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用“矩阵法”、“LEC法”等通用评估方法来确定其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并分别使用。有四种颜色标记:红、橙、黄、蓝。

4.制定控制措施。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各项风险制定科学的管控措施。

5、实施风险管控。综合考虑风险类别、等级、区域、部门等因素,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分级、分级、专业化管理,一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岗位的风险管控责任,并定期检查按照风险管控措施,核查控制措施是否失效,确保风险可控。

6、风险提示和提示。结合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内容包括重大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类型、事故后果、控制措施、应急措施、事故报告办法等信息。 ,并在相应区域、设备和岗位上张贴公告,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其区域和岗位存在的风险。

2、隐患排查治理

1、建立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事项、内容和频次,责任一一分解落实,促进全体员工自主参与隐患排查。

2、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当风险控制措施失效时,风险就演变成潜在的事故。因此,有必要按照制度要求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因风险管控措施失效而造成的事故隐患。

3、治理隐患。对查出的隐患,要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和整改方案。一般性隐患,能够当场立即整改的,必须当场整改;对现场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并按照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4、闭环验收。隐患整改期满后,必须组织企业安全管理等部门技术人员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闭环验收,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如何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去年七月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发布

关于有效加强和改进

关于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及考核工作的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

安全培训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确保规范作业、标准化作业、

安全生产的基本措施

近年来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分析

80%以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因此,根据《安全生产法》等

安全培训及考核工作规定

地方政府应切实加强安全培训和考核工作

改进训练方法

提高培训质量

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全面规范员工安全生产行为

政府安全培训及评估

重点任务有哪些?

(一)全面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培训的主体,主要负责人是安全培训的第一责任人。要落实安全培训主体责任,确保安全培训工作落实、落实、到位。

(二)切实提高安全培训机构培训质量。安全培训机构的办学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必须严格要求。

(三)健全和完善安全培训和考核制度。安全培训考核是检验培训机构培训质量和培训人员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要结合安全培训工作实际东莞谢岗律师,切实加强和完善安全培训考核制度,确保考核工作规范、严格、有效。

(四)建立全省安全生产培训和考核信息系统。积极运用物联网技术创新培训考核方式,规范考核管理,提高培训考核质量和监督有效性。

谢岗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