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治资讯>>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日照-青岛双向航线启用智能转运新模式,货物实现自由转运

时间:2025-10-11 21:14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谢岗律师获悉

QMG青岛广电10月2日讯 10月1日,承运外贸集装箱的“惠州66”轮在日照港完成海关相关程序,随后逐步驶入青岛港前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为接下来的出口运输做准备。这次操作与以往不一样,货物借助刚开通的“山港通”智能转运体系,在日照港办完通关手续,省去了再次走流程的步骤,直接上青岛港的远洋班轮,前往全球各地,这象征着“日照-青岛”这条双向航线首次应用智能转运体系,确实做到了两港之间货物的顺畅流转,对提升山东口岸物流运作效能有很大帮助。

这一体系由青岛海关和山东港口联合研发,青岛港负责具体执行,旨在实现“建设全球一流港口网络”“建立国际货运主要通道”的目标,属于一项开创性的举措。“山港通”智能转运新模式立足山东实际情况,参考了粤港澳大湾区先进经验,对组合港模式进行了创新升级,采用了“枢纽港与支线港相互配合”的运营结构,实现了货物在港口之间的智能流转,为企业开辟了更为便利的对外运输途径。

7月1日,“山港通”在“威海-青岛”航线顺利完成试验,每周可安排8艘驳船进行周转,有效促进青岛港完成10012标箱的货物调运,使货物舱单放行的时长从先前的45小时显著缩短为1小时以内。目前,“山港通”正不断拓展应用范围,在“日照-青岛”航线实现双向通航,其整体效能正逐步显现。现在,有18艘装运集装箱的货船在“威海至青岛”“日照至青岛”的航线上运行,估计每个月能增加超过5万个标准集装箱的周转量,帮助客户每月减少超过200万元的整体费用。

根据掌握的情况,“山港通”的智能流转方式以海运清单为进出口物流脉络,进出口物品依据客户意愿在两个港口之间通过水路进行调配,海关对“山港通”相关货物进行流转管理,在推行智能化、信息化控制的基础上,授予企业在当地港口“一次提交材料、一次检查、一次放行”的通关便利东莞谢岗律师,旨在提高水路中转的运作效能。青岛港依靠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和卓越的物流运作水平,有力保障了“山港通”的顺利开展和广泛普及。

以出口业务来说,货物抵达分支港口之后,客户在办理报检手续时,只需要选择“联合港口”这一项,分支港口的边防检查部门就能顺利完成通关和查验流程,接下来经由港口进行转运,使用水路驳船运到中心港口办理出境手续,这样就能做到港口工作之间的连续不断。分支港口的船只航行全程都有海关的智能运输系统进行监控,以此来保证货物安全,让人放心。这种以制度革新和技术支持为关键动力的模式,突破了地域局限与层级划分,重新塑造了港口间的合作框架,达成集装箱流转的全程委托、单一单证管理、无忧运输,为区域港口联合进步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山东模式”,青岛港国际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口岸服务与数字化部副主任杨玫这样表示。

和过去的分段式重复报关方式不同,“山港通”带来了速度和质量的显著进步。这种模式让属地企业真正感受到方便:通关速度加快了三成以上,单票货物能节省转关申请费、修改单费、人工成本等将近两百元;集装箱码头的存放时间平均减少了两天,集装箱和驳船的流转效率分别提高了两成和两成五;支线船公司的单证手续变得非常简单,经营也变得更加顺当。此外,手续简化及资源合并,有效促进“公转水”业务增长,既帮助运输模式朝向环保节能发展,又大幅减轻了地方道路负担。

“山港通”智能转运方式把单票申报内容从四十多个减少到六个,申报流程更加简便。借助海关监管方式革新和港口运作体制的优化结合,能够让企业在家门口轻松完成通关手续并直接进行装船作业,从而有效减少物流开销,达成港口资源的高效配合与利用。青岛海关口岸监管处处长张宇红谈到,海关将迅速推动“山港通”智能转运模式在全省“1+6”港口集群的普及应用,力求尽快发挥全省的整体优势。此外谢岗镇律师,海关将深入挖掘“海铁联运”等新功能,不断改进智慧监管手段,健全政策法规,提升服务能力,为山东创建世界级港口群、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给予有力保障。

早些时候,青岛海关以及它的黄岛海关和日照海关,还有青岛港、日照港、山东远洋集团,在黄岛和日照口岸分别组织了多次面向船公司、船代、企业和订舱代理的业务宣讲和技能学习活动,另外中国电子口岸青岛数据分中心、山东港口科技集团青岛分公司、方舟智能港航口岸服务公司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确保这一模式能够顺利全面开展。(蓝睛新闻记者 王俊)

谢岗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