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最高法发布考试作弊典型案例:高考

时间:2025-01-05 19:54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谢岗律师获悉

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组织考试作弊犯罪典型案例,涉及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试、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其中一案涉及工作人员利用监考职务之便组织高考作弊。

高考监考员组织作弊获刑四年

陈是湖北省监利市一所中学的教师,也是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的监考员。

从2020年初到考试前夕,陈某先后邀请多人“合谋”作弊。其中有的联系大学生传递作弊消息和考试答案谢岗镇律师,有的联系考生和家长收取费用。经过联系多位考生家长,共筹集善款33.8万元。

陈某还与考场播音员勾结,承诺为儿子提供高考题答案,并要求他帮忙带作弊者进入考场。

考试当天,播音员将作弊者赶进考场。其中一人冒充巡查人员,被学校老师发现并移送公安机关。

陈等人立即实施了第二个方案,将试卷拍照并发送给酒店的工作人员解答问题,然后将答案发送回考场。

当天下午,在酒店答题的骗子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最终,法院以组织考试作弊、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四年,其他被告人也获刑。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东莞谢岗律师,国家高考有组织作弊行为是对考试公平和社会诚信的严重挑战,应当依法严惩。被告人陈某作为学校教师、监考人员,组织高考作弊。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最高法:严惩组织考试作弊 判处犯罪分子11000余名

近年来,考试作弊犯罪呈现出有组织、团伙化的趋势。跨地区、大规模、非接触式、有组织的诈骗活动逐渐出现,相关犯罪行为日益隐蔽。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发布惩治组织考试作弊典型案例,进一步明确裁判标准,维护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考试环境。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围绕考试作弊形成的各种违法犯罪利益链活动,严重损害社会诚信和公平正义,必须依法惩处。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或者社会不良影响的,要依法从重处罚。自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实施以来,截至2024年4月30日,人民法院共审结组织考试作弊、非法销售、提供试题及答案等案件4007件。 ,并替代考试。判处罪犯11146人,组织考试作弊乱象得到一定遏制,依法规定的国家考试秩序明显好转。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在普通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等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组织监考人员、教学培训人员等作弊,组织多名考生跨区作弊的多次组织作弊,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特别是组织考试作弊的发起者、考前偷题的“圈内人”以及组织考试作弊的累犯多次作弊的,将依法严惩。

严惩组织考试作弊犯罪全链条

近年来,多起有组织的考试作弊犯罪逐渐形成分工明确、配合密切的犯罪链条。上游有人非法获取试题,中间有专人负责购买或制作作弊设备、招募作弊“学员”,下游有专业“射手”负责答题。 。

一些作弊考生为了降低作弊“成本”或者出于对朋友的“忠诚”,非法转售并向他人提供试题和答案。

人民法院在准确查明各被告人参与的不同环节和行为的基础上,依法判处各被告人各自的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以外的考试中实施有组织作弊等行为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扰乱无线电通信管理秩序等犯罪的,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除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外,还可以根据犯罪情节和防止再犯罪的需要,依法宣告职业禁令或者禁止令。

谢岗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